来源:朝阳日报 发表时间:2025-07-25
文明培育提实效,文明实践结硕果,文明创建惠民生,近年来,喀左县公营子镇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,引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“双向奔赴”,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2025年5月,公营子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。
丰富活动载体 抓实乡风文明
公营子镇以镇村两级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为支撑,推进文明培育走深走实,在“凉亭里”“柳树下”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200余次,受众人群达6000余人次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。持续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76件,群众满意率达100%,带领广大村(居)民层层推进环境整治、理论宣讲、移风易俗、基层治理等一系列文明创建工作落实落细。
公营子镇在广场、市集、村主要路段设立宣传点34个,向过路的村(居)民、赶集的群众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平台,累计开展环境治理、扶贫帮困、应急抢险等文明实践活动400余次。在全镇广泛开展春节走访慰问、写春联送祝福、元宵节送汤圆、迎“七一”联欢晚会、国庆晚会等文明实践活动100余次,让“群众”变“主角”,引导广大村民在文明创建中增强自豪感和凝聚力。
统筹乡村治理 实现生态宜居
公营子镇积极推进村镇绿化、庭院美化,厚植文明好生态。安装维修LED灯条3100余延长米,整修路边石550余延长米,绿化美化城镇道路12公里,完成国土绿化造林3.3万亩、城镇和村屯绿化10.8万株,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,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。
依托现有的18支“道德银行”志愿服务小分队,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职能,公营子镇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。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、生活垃圾清运等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次,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。全镇14个村将环境整治、尊老爱幼、丧事简办等内容全部列入村规民约,让移风易俗的理念家喻户晓。依托农村“大喇叭”广播工作平台播报文明创建相关知识300余次,推动文明创建宣传教育工作,由“一时一地”拓展为“随时随地”。
促进产业发展 提升幸福指数
公营子镇以高水平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,让文明城市创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4.8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.49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44万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35元,目前辖区企业发展到53家,其中规上企业1家。
公营子镇采取“党支部+经济实体+农户”模式,依托特色乡村产业资源,发展雪桃、树莓、杂粮等特色种植3180余亩。全镇设施农业面积达5063亩,包括暖棚3923亩、冷棚1140亩;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8200亩,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,助力农民增收。各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84处,猪牛羊存栏量达到4.96万头,禽存栏36万只,35个合作社和14个家庭农场效益显著提升,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进一步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保障。